一枝一叶总关情 援藏路上铸忠诚——我的援藏故事

作者:张立双 发表日期:2021年04月29日 09:37  点击:[]

流逝的是岁月,永恒的是情谊,可贵的是缘分。2018年8月,作为山东省选派的50名定点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高中教师之一,45岁的我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跨越万水千山奔向日喀则的呼唤,来到了这离天最近的地方。自己的人生能与雪域高原结缘,让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感到非常幸运。

 

2021年4月,张立双参加日喀则市二高红歌歌唱比赛

三年援藏路,一生高原情。西藏人民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我也把日喀则当作了我的第二故乡。三年里,我用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完成初心使命,镌刻成对教育援藏事业的无限忠诚。我用爱心和热情传递祖国人民对藏族人民的关爱与支持,写成一个又一个爱的故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援藏路上铸忠诚。

“老师,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对得起您对我的教诲!”

这是日喀则第二高级中学高二(7)班学生丹增罗布给我的郑重承诺,我一直记在心上,也一直关注着他。2020年9月15日,青岛情系日喀则教育基金会和二高山东援藏教师为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捐赠了奖金和物资,在捐赠现场我见到了丹增罗布的身影,他看到我时也热情地招手。会后,他代表全体受助学生接受了山东电视台和日喀则电视台的采访,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丹增罗布的进步太快了,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跟一年前的他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那时他在高一(9)班,我教这个班的历史课,在我的课上,丹增罗布总是大声说话或者睡觉,让我很生气也很头疼,经常在课上批评他甚至是让他罚站,可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继续捣乱。我必须把丹增罗布的情况搞清楚,及时教育他,这样才能帮助他成长、使我的课堂恢复正常。我通过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交流得知,丹增罗布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富裕,认为上学无用,所以才不愿意学习甚至捣乱,他其实挺聪明,入学成绩是班级的第5名。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制定了对他的帮扶计划。跟他的班主任沟通后,我多次利用自习时间找他到我的办公室谈话,先是向他讲明人生理想和知识的重要性,然后强调上课违纪的严重危害,最后肯定他的学习潜力,告诉他只要用心坚持学习,定能赢得锦绣前程。他刚一开始有抵触心理,我就耐心地继续说服教育,在课堂上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渐渐地,他在我课堂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开始认真听课、做笔记。我了解到他很喜欢演讲,就教给他一些演讲的方法技巧,鼓励他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好。高一快要结束时,他主动找到我,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我给了他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2020年9月15日,日喀则市二高山东援藏教师为品学兼优学生捐赠奖学金

据我了解,现在,丹增罗布学习更加努力了,学习成绩已进入级部前列,成为了班长,还成了演讲骨干。这令我非常欣慰,看来我对他的教育工作没有白费。教育本质上是一项播撒爱的事业,能够终生从事这样的事业,我倍感自豪和骄傲。

“张老师,我们学校用上自来水了!谢谢您!”

这是日喀则市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校长扎西平措给我发的信息,我喜出望外,全校二百多名师生终于用上自来水,告别了用拖拉机上山拉水吃的历史,这是日喀则教育局和康马县政府为教育做的一件民生实事,很了不起。

 

2020年5月31日,张立双赴康马县支教

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是我2020年5月底到6月初边境支教的地方,它成了我终生难忘的圣地。这里生存的条件很艰难,海拔4500多米,夏天很短,大部分时间人们都要穿棉衣、盖厚被子;校舍很新,但没有取暖设施;校园里没有大树,只有不多的灌木;学生的伙食还可以,全校21位在编教师每天的伙食补贴只有10元!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师生的生活用水需要附近的村民用拖拉机从很远的山上拉!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仍然很乐观,他们尽心尽责地工作学习,教学成绩在康马县名列前茅。我被这些坚守祖国边疆的教育者深深感动,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支教的日子里,我一方面为老师们作班主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培训,一方面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我把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严重缺水的情况向日喀则教育局作了汇报,引起了日喀则教育局和康马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20年12月康马县涅如麦乡中心小学就通了自来水,吃水困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能够为边疆基础教育的发展出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我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叔叔,你能经常来陪我们玩吗?”

这是日喀则市第一福利院三岁孤儿扎西央宗在我离开福利院时问我的话,我肯定地点了点头,但心里有些酸楚。我们部分山东援藏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福利院,给孩子们买来零食和玩具,陪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可高兴了。其中,扎西央宗性格特别开朗,带着小朋友们冲着我们扮鬼脸,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我们要离开时,她哭着不让我们走,希望我们经常来,我们答应了她。

之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去福利院看望扎西央宗以及其他孤儿,陪她们玩,给她们讲故事。福利院的老师对孩子们非常有爱心,照顾得很细致,孩子们生活得很开心、成长得很顺利。他们失去了父母的爱,或许是不幸的,但他们得到了全社会的关爱,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又可以说是他们的幸福。

除了关爱孤儿,我和陈寿昌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援藏老师,联合当地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开展志愿募捐、扶危济贫等活动;在校园里成立学生会爱心社,带领社员到敬老院、孤儿院、社区等开展送温暖活动,在雪域高原唱响一曲爱的赞歌。

2018年12月14日,张立双参加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冬装捐赠仪式

 

工作之余,我们走访了附近藏区的藏族同胞,发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帮扶力度是相当大的,很多人已经脱贫致富,但仍有一些藏族同胞仍处在深度贫困的境况中,他们中大部分人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日子过得很艰难。2018年12月,我们联系了青岛的群众性公益组织—“情系日喀则教育基金会”,发起了“情系日喀则暖冬行动”。青岛市民热情高涨,积极捐款捐物,总共捐出了9吨棉衣,并派出四名志愿者奔赴日喀则。我们和这四位志愿者一道,把这些衣物捐赠给了日喀则桑珠孜区东噶乡和江当乡的部分困难藏族同胞,并为江当乡中心小学的部分困难学生捐赠了奖学金和衣物。救急扶困,打好扶贫攻坚战,我们任重而道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我初来援藏时给自己立下的铮铮誓言,我自认为没有虚度三年的援藏光阴,但还没有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2019年9月,我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援藏教师”;2020年9月,我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西藏人民和山东人民给了我不少荣誉,也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力量,这些都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无上的光荣,激励着我继续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砥砺前行。

 

回望即将结束的三年援藏支教工作,一路走来,我得到了藏族同胞和援藏同事们太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这促使我不断成长,不再孤独,日喀则仿佛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能够深切感受到家的温暖。我是光荣的山东青岛援藏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甘愿做一支格桑花,扎根雪域高原,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传播山海深情,绽放生命光彩,让青春无悔,为西藏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汉藏团结、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张立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3级校友。原工作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志远中学,现援藏于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