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师名家】刘质平:江南初奏雅 齐鲁觅知音

作者:陈欣 王任 发表日期:2021年01月22日 17:15  点击:[]

刘质平(1894—1978),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艺术大师李叔同先生的高足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山师音乐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秉承恩师的教诲,终生从事艺术教育。刘质平创作了诸多音乐曲谱,并出版有《唱歌教本》《弹琴教本》《乐理教本》《开明音乐教程》等著作,后又编写了《歌曲作法》《小学歌曲教材集》《中学歌曲教材集》《实用和声教材》《对位法》等教材,并积极投身于民族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

海宁之子:音乐具夙睿

刘质平,原名刘毅,字季武,1894年生于浙江海宁州城盐官双仁巷。刘质平祖籍浙江黄岩,世代务农,家境清贫,他7岁时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起初就读于前身为清代安澜书院的海宁县立安澜小学堂。1912年,刘质平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该校是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一度名家云集,李叔同、鲁迅、夏丏尊、姜丹书、马叙伦等都曾在校任教,著名人士沈钧儒、经亨颐曾任校长。

1912年10月,李叔同应聘为该校艺术教员,开设乐歌课、美术史课。李叔同对刘质平的艺术才能与为人品格至为赞赏,遂精心培养。除在课堂授以音乐、美术知识外,李叔同每周还于课外单独辅导他和声学及作曲法两次,同时还介绍美籍教授鲍乃德教其钢琴,从而大大激发刘质平研究音乐的志趣,由此奠定了其终生从事音乐教育的基础。

1916年,刘质平自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为图深造,他留学日本,考入当时的日本最高音乐学府——东京音乐学校,专修音乐理论与钢琴,并在课余研究艺术教育。1918年,李叔同落发为僧,成为弘一法师。是年夏,刘质平自日本返回国内,自此将毕生精力献之于中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未为间断。

归国之初,经李叔同举荐,刘质平到上海城东女子学校艺术科任教,并任主任3年。虽然办学条件简陋,规模不大,人数甚少,成绩也不显著,但这所民办女学能把艺术课作为专修科目的做法本身,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不无探索性的积极意义。早在1912年,李叔同就曾在此校进行过传授文学与音乐的探索,刘质平则是后来继续从事这一探索的先驱者之一。然而,刘质平对这种探索并不满足,在研究如何发展中国艺术教育这个问题上,他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抱负。他与吴梦非、丰子恺逐渐酝酿并商定创建一所专门培养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的艺术专修学校。1919年秋,这所学校在上海正式成立,初名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后改称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该校设有高等师范、普通师范两科,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负责教务。他们把这所学校办得颇具特色,只是由于办学经费不足,仅靠学生学杂费实难以维持,苦苦撑持至1924年终于将该校停办。而在这短短数年间,该校培养出的艺术教师近千人。早期的一批音乐教师,如邱望湘、陈啸空、钱君匋、沈秉廉等都是该校首届毕业生,他们在校时不仅得到刘质平在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且受到其热爱艺术教育之精神的感染。这里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艺术教育事业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1年秋至1931年夏,刘质平应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校长刘海粟之聘,到该校高师科图画音乐组兼授音乐课,任音乐组主任,并兼任图画组西洋画主科主任。在刘质平的倡议下,1925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始设音乐系,刘质平任系主任。由于业绩卓著,他后来被誉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音乐系的奠基人。

1928年8月,刘质平开始担任新华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1931年秋,刘质平又与徐朗西、汪亚尘等在上海创立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及附属艺术师范学校,并任艺术教育系主任。1937年秋,抗战事起,校舍被日寇炮火所焚,他们苦心经营的成果又毁于一旦。刘质平自1918年归国至1937年,除了创办上述几所艺术学校并亲自任教外,还同时兼任了其他许多学校的音乐课。据不完全统计,他兼课的学校有10余所之多。有时,他同时在沪、宁、甬三地的学校兼课,每周授课课时长达40小时,途中往返均夜宿车船之上,十分劳累。刘质平为音乐教育所付出的精力之大,堪为后人赞佩。

在此期间,刘质平还参与了许多有关艺术教育的社会活动,如:刘质平与吴梦非、姜丹书、欧阳予倩等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并任会刊《美育》杂志的音乐编辑主任,还发表了多篇有关音乐教育的论文;多次举办暑期艺术学校,提高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水平;应湖南省暑期学校之聘去长沙进行音乐讲学活动等等。刘质平在留学归国之后,在学校授课之余,还进行了诸多歌曲曲谱的创作,如:1919年为《国耻歌》谱曲;1920年为《不倒翁》谱曲;1931年为弘一法师所作《清凉歌集·观心》谱曲;1933年为《游春》谱曲;1937年发表歌曲《中华》;1945年创作《温州师范学校校歌》。

刘质平编著《开明音乐教程》

刘质平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经验总结、教材编写和艺术传播,在音乐教育著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23年,刘质平编著的《唱歌教本(一)》《师范讲习科弹琴教本(第一集)》《师范讲习科乐理教本(第一集)》,由泰东书局出版,还出版了《高级中学师范用唱歌教本》。1924年,《初高中学师范应用艺术科教本》由亚东图书馆出版。1926年,《中等音乐理论教科书(第一集)》由泰东书局出版。1929年,刘质平编写的《高中唱歌教本》《初中唱歌教本》《师范弹琴教本》《师范唱歌教本》《师范乐理教本》等音乐教材出版。1933年,刘质平承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文库(第一集)》中的儿童读物《甜歌77曲》的校订工作。1934年,刘质平编的《中学音乐教程》 由开明书店出版。1935年,与潘伯英、徐希一合编的《开明唱歌教材》(共四册) 由开明书店出版。1934年,刘质平编《开明音乐教程》(一、二册)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6年,《清凉歌集》由开明书店出版。1937年,编写的《初中简师适用开明音乐教本》《开明唱歌教本》出版。1939年,《开明音乐教本(第一册)》出版。1943年至1945年,自编油印《小歌曲伴奏集》《小学唱歌教材伴奏集》《弹琴基本练习》《风琴练习曲》《进行曲选》《舞蹈曲选》等教材。

1937年夏,刘质平的学生唐学咏在浙江筹办了杭州音乐馆,特邀他到校主持教务,并计划聘请多位国内外音乐名家,以期实现其办学宏愿。可惜的是,建校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音乐馆便夭折了。那时,刘质平避难浙东,依然继续其音乐教育工作,曾先后在温州师范学校、金华师范学校、金华中学等校任音乐教师。1946年春,他又被聘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兼理论作曲教授。

音乐课程:妙曲心底生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北洋政府曾于1922年颁行过一种“新学制”,亦称“壬戌学制”(或“六三三学制”)。随着新学制的贯彻,各种课程均需制定课程标准纲要。刘质平是当时参加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草拟工作的主要人员之一。

1923年初,他受中华教育改进社音乐教育委员会之托,负责起草小学、初中、高中、简易师范、师范、专修等6种音乐科课程标准纲要。刘质平曾发表《致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讨论中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意见书》一文(以下简称《意见书》),对其他纲要中一些不合理现象加以剖析,以提醒起草委员会委员们审核纲要时予以参考和注意。《意见书》既反映出刘质平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出他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的洞悉。他在文中写道:“照教育原理,中、小学课程应当衔接……而新学制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不独不能衔接,且小学的课程,有高出于初中的地方。”因此呼吁在审查中对此现象要“详加研究”。《意见书》还就中小学音乐教学由于对象不同,目的要求也应随之而异的理由做了合乎情理的阐述。他认为小学音乐课的目的是“发展儿童活泼天性、涵养和爱的感情”,对音乐课的要求则应该“根据儿童的知识、思想和能力的标准”做到“教育的分量重,技能的分量轻”;而初中音乐课的目的是“一方面涵养美的感情和融和的精神,一方面养成识谱和唱歌的能力”,故而“教育和技能两方面是并重的”。“无一定的标准,不能施适当的教育;无良好的教材,不能达教学的目的。”这是刘质平通过《意见书》反映出的又一有识之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这位音乐教育家对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殷切期望和执著追求。

刘质平谱曲作品

刘质平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和责任感,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局动荡,音乐界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刘质平忧心忡忡,曾专门为此前往寺庙,晋谒弘一法师,恳请他为学生写歌。刘质平为了使学生用上有理想的歌曲教材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使人不难看到他对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受李叔同的影响,刘质平在课堂教学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他常常在课前课后做大量案头工作,甚至亲自刻印、装订油印讲义,把丰富的教学资料送到学生手中。

刘质平像他的老师李叔同一样,虽然曾留学外国,接受过大量西欧音乐文化教育,但对中国固有的音乐文化传统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已开始对传统戏曲及民族乐器产生了兴趣。刘质平在此期间不仅跟戏剧名家学唱京剧、昆曲,而且随文场乐师习奏多种民族乐器,同时记录整理有关唱腔、曲牌,从中领略精华。所有这些都使他在后来的教学中,一直把民族传统音乐放在十分重要位置上。他在课堂上常说的“熟唱民歌三千首,妙曲自会心底生”这一精辟见解,曾给他的学生们以积极的启迪和深远的影响。

深“父子”:李叔同与刘质平

李叔同,被尊称为“弘一法师”,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大师、律宗大师,他在音乐、绘画、书法、戏剧、宗教、艺术教育等领域都具有深厚的造诣和重要的贡献,并多开时代风气之先。刘质平与李叔同之间的情谊至深且厚,他曾说的“先师与余,名为师生,情深父子”至为恰切中肯。

1912年,李叔同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即垂青于刘质平这样一位来自农村的青年,不是没有缘由的。据刘质平回忆:“民元冬季,天大雪,积尺许。余适首作一曲,就正于师。经师细阅一过,若有所思,注视余久。余愧恧,几置身无地。师忽对余言:‘今晚八时十五分,赴音乐教室,有话讲。’余唯唯而退。届时前往,风狂雪大,教室走廊已有足迹,似有人先余而至,但教室门闭,声息全无。余鹄立廊下,约十余分钟。室内电灯忽亮,门启师出,手持一表,言:‘时间无误,如汝尝风雪之味久矣,可去也!’余当时不知所以,但知从此师生之情义日深。”这是老师蓄意向学生的试探,在这初次的接触中,刘质平笃实敦厚的品格和认真求知的精神已被李叔同所洞察,在日后的教学和长期交往中,李叔同更证实了自己对刘质平为人品格的判断之准确。

刘质平家境贫寒,赴日留学主要是依靠李叔同资助。他学有所成,更是离不开李叔同的谆谆教诲。李叔同出家后,其生活费用又多由刘质平照顾、供给,这种师生关系,令人羡慕。

刘质平中年肖像照片

出于对师长的崇敬,刘质平把李叔同所有来函、墨宝妥为收藏,如此30余年,竟积累精品盈千。刘质平自保存大师遗墨至病逝的60余年中,虽历经动乱与贫困,但他从未与遗墨分离,也从未产生过出卖墨宝的念头。抗战期间,他家一切财物均毁于日寇炮火,而李叔同的书法精品他却始终随身携带,无一缺损。抗战胜利后,曾有人企图以360两黄金的巨款,购买李叔同的墨宝《佛说阿弥陀佛经》16幅并运往国外,当时刘质平全家生活窘困,但他还是毅然拒绝了这次足以让他“发财”的机会。后来在回忆此事时,他说:“我受先师几十年艺术教育的深恩,意志坚定,认识清楚,应取的分文必取,不应得的巨万不收。宁愿穷死、饿死,不愿做我国艺术界一个败类。”

齐鲁觅知音:教研相长

1951年1月,刘质平来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修科任教授。时值该专业兴办之初,一切均有待于从头建设,他凭借以往的办学经验,为山东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的初创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后人评价他的生平贡献主要有二:一是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教研工作;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奋力保护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墨宝。刘质平1912年考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后历任多所学校教师职务,可以说,他一生的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过艺术教育事业。

1952年刘质平与山东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生合影

刘质平来到山东师范学院,任艺术系音乐专修科教授兼主任,面对一个初建的高等教学机构,他承担的是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等任务。能够迅速在一所新的高等学校中担任要职,与他多年的学问积累密不可分。但是,在山东师范学院的工作对刘质平来说又是全新的。他之前供职的学校和创办的学校多为中等师范学校,而艺术教育毕竟属于“副课”。在山东师范学院的艺术专修科,艺术教育是名副其实的“正课”,再加上从中等师范学校到高等师范学校办学层次的跨越,这些都要求他在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

刘质平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论等方面,有自己的远见卓识和独到方法。他曾多次担任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在教学体制方面,他曾发表《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予对于吾国现有唱歌书之意见》等文章,指出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教材不好”“教授方法不对”两大缺陷。在课程设置方面,他曾提出不能全盘照抄西方课程设置形式,而是要加入中国声乐、器乐和中国音乐理论课程,认为应该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把国乐搬到世界的舞台上。他自己在教学上,注重“示范”,发明了便于记忆的五线谱识谱方法,教钢琴时常以自己的示范带动学生的情绪。

有了这些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刘质平在音乐教育方面从中等师范学生到中等师范教师、专科教师,逐步完成了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升。来到山东师范学院时,刘质平57岁,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已经非常成熟,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都已炉火纯青。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学术水平以及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他在山东省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成立的山东省音乐工作者协会第一副主席。在山东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的规划中,他的许多建议也被采纳。应该说,正是有像刘质平这样国内一流的教授们从事教学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后来者的持续努力,山师音乐学科才能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全国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刘质平提倡民族音乐与专业音乐并重。他认为学生不应一味地“崇洋”,规定学生在学习西方乐器如钢琴、风琴、手风琴、小提琴的同时,必须选修民族乐器作为第二乐器。他曾与重视民族音乐理论的刘乐夫、李华萱、徐希一等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到曲阜孔庙实地参观编钟、编磬、埙、琴、瑟等古乐器,聆听“大成乐曲”。目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有丰富的音乐资源,我们不能只知道西方的音乐,更不能以西方音乐替代国乐。

刘质平的教学精神饱满、妙趣横生、仪式感强,学生曾回忆他上课时的情形:“他穿着布衣布衫,提着一只简单的粗布包,花白的头发,目光炯炯,风尘仆仆地来到教室,我们起来迎接时,他总是先向我们问好后,才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课。”刘质平对课堂十分珍视,他认为“教师讲课的准确与谬误,是关系到几代人的大事,绝不能误人子弟。教师讲台上的一句废话,往往会浪费掉学生几十分钟的宝贵时间,因而万万不可信口开河”。

在教学方法上,他注重寓教于乐,用各种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他曾主持举办民族音乐的背唱比赛,让学生竞相学习民族音乐,从中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他经常鼓励学生到民间追寻“乡音”,让学生利用假期到西市场、大观园、杆石桥等地的曲艺场所聆听琴书、大鼓、坠子等曲艺,甚至让学生记录集市中打锣卖糖的、磨剪刀的、修理雨伞的等商贩的叫卖声调以及流浪艺人哼唱的小曲。据20世纪50年代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的学生回忆,有的学生为了记录的乡音不与别人重复,还特意跑到千佛山后面的村庄,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边纺棉花边哼唱着小曲哄孩子睡觉,然后记下纺车声、摇篮曲的多声部混响。刘质平给这份作业批了优等,还批注了“不同凡响”4个大字。他还经常把自己留日期间的经历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们克服困难、对学业树立信心。

刘质平晚年编印的教材和整理的民歌资料

当时高等师范学院的音乐教材非常少见,刘质平从山东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生实际出发,编写了《实用和声教材》(上、下册)、《歌曲作法》(一、二卷)、《小学歌曲教材集》(上、下册)、《中学歌曲教材集》(共三册)。这些音乐教材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要求,还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使师范类学生在教育实践方面有了参照。

课堂之外,挖掘民族音乐成为刘质平后半生的重要目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废寝忘食地摘抄、比较、剪辑音乐书籍和音乐刊物,整理全国各地的民歌,完成多册《中国民歌选集》,成了一部“中国民歌总汇”,其中包括《探亲家》《卢沟问答》《卖扁食》等歌曲。

1957年开始,刘质平遭受一系列政治风雨。在此期间,他搜集整理大量民间音乐资料,装订成册,并且苦心孤诣地坚持把李叔同的墨宝完整保存下来。

1971年初夏,组织同意刘质平退休。1972年1月,78岁的刘质平回到了阔别20年的上海。1978年5月,刘质平在山东的学生孙继南到上海拜访老师,见到刘质平一家人居住在10多平米的亭子间里,万分感慨,当即落泪,随即四处奔走、历经周折,终于根据政策为刘质平争取到了一套住房。1978年6月底,刘质平搬进了新房子中。1978年10月24日,刘质平病逝于上海,享年84岁。

1980年,李叔同诞生百周年书画金石音乐展在北京举行,所有展品均为刘质平生前所收藏的大师遗墨。1995年,弘一大师遗墨真迹文物赴台北展出,轰动宝岛。2000年11月,在刘质平辞世20多年后,其子刘雪阳遵照父亲遗愿,无偿捐赠珍藏的李叔同159件墨宝。2004年,在浙江平湖建成的李叔同纪念馆永久保存了李叔同的墨宝,其中包括诸多书法精品,还有李叔同与刘质平27年间往来的百多通信札。2010年,弘一大师书法精品展在刘质平的家乡海宁举行。2014年,《李叔同致刘质平书信集》出版,收录书信影印墨迹及释文92封。2018年,《刘质平传》出版……刘质平似乎并未远逝,他的贡献与精神,似乎不是越来越远地离去,而是越来越近地回归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