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波:不同学科间人才的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作者:人才山东 发表日期:2017年06月06日 16:55  点击:[]

唐波,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分子及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绿色化工、荧光材料合成及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等方面研究工作。

走近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唐波,首先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满满的荣誉履历。他首先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校长,是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南开大学的兼职教授,也是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他曾获得山东省唯一一位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2、13届专家组成员,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十二五”分析化学特色强化重点学科负责人…… 

这辉煌的履历,不禁让人感叹,是怎样的钻研精神和旺盛的精力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现在,让人才山东网记者带大家一起走近这位校长、科学家,去感受一位科研人员所具有的严谨、朴实和对真理执着探寻的精神。 

合成纳米荧光探针,助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保证身体健康一方面是要在生病之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未出现明显疾病症状之前,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所谓“上医治未病”,唐波教授正是把研究领域放在了重大疾病的早期诊疗上。 

“要实现对重大疾病的早期诊疗,就要让细胞及活体组织内的多种重要生命相关物质能够成像监测,能看到相关物质的变化,就能知道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患上重大疾病的风险。” 

唐波所做的就是研究新颖实用的分子与纳米荧光探针,并将成果用于细胞生命物质的成像检测。“我们的分子荧光合成探针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相关成果发表在世界知名刊物上,引起了国内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唐波介绍说,合成探针的研究成果不仅被各类著名期刊多次引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美国农业部林产品实验室、法国、德国等多个科研机构也来函索要所合成的探针。这一成果也获得了2008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对唐波来说,仅仅合成探针还不够,能够监测到疾病的早期发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针对相关疾病开发新型药物,实现疾病的靶向治疗。 

“我们目前正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进行合作,用我们所研发的技术来筛选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我们将筛选出三到四种新药来帮助人类更好地战胜疾病,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唐波说。筛选新药的项目也获得了科技部重大专项的支持,新的科研成果正在向应用转化。 

开发清洁能源生产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

唐波所致力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是学习化学出身,化学和材料是我的基础和特长,在生命健康领域材料是重要的,在环保方面化学则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国是农业大国,广袤的土地对肥料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所制造的肥料会产生磷石膏堆积,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波发展了美国科学家Trost的原子利用率理论,提出了原子利用率有效值理论模型。利用这一理论模型,唐波研制开发出“磷矿粉直接法生产N、P、K硫基或氯基三元复合肥新工艺”,使得原子利用率有效值达到100%,成为复合肥清洁生产工艺的典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品质复合肥依赖进口的问题,累计创造产值18.3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此,唐波也获得了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首批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此外,唐波还带领团队完成了38种农药的清洁生产,最大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不仅是肥料方面,唐波在农业上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也倾注了很大心血。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光生态”新型棚膜,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解决了现有转光膜发光单一、透光率降低、因生产成本高推广应用受限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2010年,该产品已在我国山东、安徽、河南、山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4万多亩,农产品收入6亿元。该成果也获得了山东省"百千万富民工程杯"金奖,山东省专利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校师资团队的建设一定要放到战略的高度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才,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就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唐波说,高校师资团队的建设一定要放到战略的高度上来。 

目前,山东师范大学的教师人才队伍实行引进和培养并举的策略,一方面加强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加强本校内的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本校优秀人才留校任教。同时,为校内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多种机会将教师送往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进行访问学习,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中,获得新的成长。“中国古人有句诗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当前,我们学校引进人才实行的也是不拘一格的政策,不计较出身和学历,只要是有能力、有水平,我们就积极引进,只要是能给学生带来丰厚的知识,我们就敞开大门热烈欢迎。”在谈到师资人才的引进上,唐波充满壮志雄心,“人才问题由我直接负责,直接抓,我们学校一定要为人才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优厚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充分做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当前,山东省相继启动了泰山系列、齐鲁系列人才工程,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机遇。作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唐波说,泰山系列和齐鲁系列项目的启动不仅让科研工作有了更多助力,也增加了人才与人才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同学科之间人才的交流能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对于解决科研难题,实现科研成果的跨学科突破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我们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唐波将带领团队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将带领山东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领域创造更大的辉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