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汪乐余教授:纳米探针构筑与活体多模成像

作者: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徐筱琳 李欣欣 孙南 发表日期:2020年12月13日 10:32  点击:[]

12月11日上午,应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及科技处邀请,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在千佛山校区1201报告厅作了题为“纳米探针构筑与活体多模成像”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张春阳主持,化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图片二

报告伊始,汪乐余从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讲解了科研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找到“路”,即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文献阅读;第二个阶段是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第三个阶段是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接着,汪乐余提出了体内成像面临的挑战,如信号弱、噪音高、穿透性差等,并围绕其课题组内工作,阐述了下转换发光、上转换发光、双光子发光和半导体发光的发光机理,提出可以通过增强穿透深度抑制背景从而提高灵敏度。随后,汪乐余详细介绍了19F-MRI成像的具体内容,表明其具有背景低、穿透深、无毒副作用等特点,适用于大型动物尤其是人体深层组织的成像。最后,汪乐余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汪乐余,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8月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10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导。主要围绕高性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能源、生化传感与成像分析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在包括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Adv Mater、Sci. Adv.、Nano Lett、Anal Chem、ACS Nano、Adv.Funct.Mater、Small等期刊上共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他引6000多次,相关技术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项。

分享到: